常用中医药方

已收录 8019 个药方

黄芩利膈丸

【来源】《兰室秘藏》卷下。
【组成】生黄芩炒黄芩各30克半夏黄连泽泻各15克南星枳壳陈皮各9克白术6克白矾1.5克
【用法】上药为末,汤浸蒸饼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30~50丸,空腹时用温开水送下。
【功用】清热化痰。
【主治】热痰内蕴,胸中有热感,时吐黄痰者。
【禁忌】服药期间,忌服酒、湿面。

瓜蒌枳实汤2

【来源】《万病回春》卷五。
【组成】瓜蒌仁枳实贝母桔梗片芩陈皮山栀麦门冬(去心)茯苓(去皮)人参当归苏子各等分甘草0.9克
【用法】上锉一剂。加姜1片,水煎,入竹沥、姜汁少许和服。
【主治】痰火发痉。

掌中金丸

【来源】《医垒元戎》。
【组成】川山甲(炮)甘草苦丁香川椒苦葶苈白附子草乌头猪牙皂角各6克巴豆3克(全用,研)
【用法】上药共为细末,生葱绞汁和丸,如弹子大。每用1丸,新绵包定,纳阴中。
【主治】妇人干血气。

补养心脾汤

【来源】《会约医镜》卷十五。
【组成】人参黄耆(蜜炒)白术茯神当归枣仁(炒)各4.5克柏子仁(去油)2.4克白芍(酒炒)阿胶(炒)山药(炒)炙草各3克
【用法】上药水煎,另用发灰、棕灰、百草霜、蒲黄(炒黑)等分研匀。用煎药调服散剂4.5克。
【主治】产后劳役惊恐,致伤心脾,不能统血,以致血崩者。

黑丸子2

【来源】《重订严氏济生方》。
【组成】乌梅肉7个百草霜22克杏仁(去皮、尖,别研)3~7枚巴豆(去壳并油)2枚半夏(汤泡七次)9枚缩砂仁3~7枚
【用法】上为细末,和匀,用薄糊为丸,如黍米大。每次服15丸,加至20丸,用熟水或姜汤送下。
【功用】消食去积。
【主治】中脘有宿食,吞酸恶心,口吐清水,噫宿腐气,成心腹疼痛,中虚积聚,飧泄,赤白痢下。

米莲散

【来源】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十七。
【组成】糯米15克莲子心7枚
【用法】上药为末,酒服,或以墨汁作丸服。
【主治】劳心吐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