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用中医药方
小牛角腮散
【来源】《备急千金要方)卷四。
【组成】牛角腮1枚(烧令赤)鹿茸禹余粮当归干姜续断各60克阿胶90克乌贼骨龙骨各30克赤小豆30克
【用法】上十味,研末。每服2克,空腹时用温酒调下,日服三次。
【主治】妇人带下,崩漏下血。
加减桃仁承气汤
【来源】《温病条辨》卷三。
【组成】大黄9克(制)桃仁9克细生地18克丹皮12克择兰6克人中白6克
【用法】用水800毫升,煮取300毫升,先服100毫升,候六时,得下黑血,下后神清渴减,止后服,不知渐进。
【功用】逐血分瘀热。
【主治】热病经水适至,十数日不解,舌痿饮冷,心中烦热,神气忽清忽乱,脉右长左沉,瘀热在里者。(月经)
绛矾丸
【来源】《重订广温热沦》卷二。
【组成】皂矾15克(面裹烧红)杜苍术15克真川朴24克广皮18克炒焦甘草9克
【用法】煮红枣肉为小丸,姜半夏粉30克为衣。每服5克或6克,一日二次,淡姜汤送下。
【主治】湿遏热伏,发为阴黄,黄而昏暗,如熏黄色,而无烦渴热象者。
芎归人参散
【来源】《外台秘要》卷三十三引《广济方》。
【组成】川芎川当归人参阿胶(炒)各等分
【用法】上药为散。每服15克,加大枣2枚,水煎服。
【主治】胎漏腹痛。
按: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,现据《医方类聚》卷二四四引《胎产救急》补。
黄芩半夏汤
【来源】《古今医统》卷四十四引《医经大旨》。
【组成】半夏枳壳黄芩(酒炒)桔梗紫苏麻黄杏仁甘草各等分
【用法】用水300毫升,加生姜3片,大枣1枚,煎取320毫升,空腹时服。
【主治】喘证由于寒包热者。
【加减】天寒,加桂枝。
复元通气汤
【来源】《保命歌括》卷十六。
【异名】复元通气散(《医学入门》卷八)。
【组成】舶上茴香(炒)穿山甲(蛤粉炒胖)木香各45克延胡索白丑(头末)炙草陈皮(去白)各30克乳香(末)没药(末)各15克当归45克
【用法】上为细末。每服6克,空腹时用热酒调下。
【主治】气疝作痛。